光明网讯(记者 徐皓)在罗霄山脉的中段,是连绵的井冈山。1927年秋,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有一支传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的武警中队,这就是武警江西总队吉安支队井冈山中队。
井冈山一景。光明网记者 徐皓摄
武警井冈山中队官兵来到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武警井冈山中队组织新兵下队后吃的第一顿饭“红米饭、南瓜汤”。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武警井冈山中队官兵来到结对帮扶村向贫困学生赠送学习生活用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精神的洗礼:红军才是真正的明星
革命传统教育是否过时?红色教育该怎样入脑入心?为引导中队官兵感悟革命传统的精神伟力,中队采取灵活的互动体验式教学,让教育有温度、更走心。
在一次主题党课中,中队政治指导员李杰让官兵依次品尝了五杯液体。品尝过后,李杰问大家“信仰是什么味道”?
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李杰说,“井冈山斗争时期,敌人对根据地实行残酷的封锁,红军的补给线被切断,但大家的信仰没有动摇。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红军尝遍了革命的酸甜苦辣咸,如同放在你们面前的这五杯水一样,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新兵卢得运刚来到井冈山中队时,对革命传统教育不以为然,觉得这些做法太老土了,甚至有点后悔自己当兵的选择。
一天,中队组织新兵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当从讲解员口中得知“在开辟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牺牲的红军战士有48000多名,其中留下姓名的只有15744名”的时候,卢得运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面对着眼前一件件有着历史温度的文物,卢得运明白了,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让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他说:“我感到自己的灵魂经受了一次洗礼,红军才是真正的明星!”
忆苦思甜饭:红米饭南瓜汤
在井冈山中队,每逢新兵下队、人员调入,吃的第一顿饭是红米饭南瓜汤。谢宇凡第一次来到中队时,恰巧是午饭时间,只见餐桌上只有红米饭南瓜汤和几个小菜,谢宇凡顿时傻眼了。正当他纳闷时,中队长张龙说:“今天这顿饭叫忆苦思甜饭。当年红军就是凭借红米饭南瓜汤,创造了井冈山精神,中国革命才得以从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听了中队长的话,谢宇凡感觉这顿饭吃得格外香甜。
“中队干部爱兵”是井冈山中队的优良传统,也让新兵们深受触动。大学毕业分配到井冈山中队当排长的许江城第一次在中队吃饭的时候,只见战士们围坐一起准备开饭,队部桌上的餐盘却空空如也。文书在一旁悄悄地告诉他:“‘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是中队一直以来打饭的规矩”。许江城深受触动,没想到中队干部竟如此爱兵。
“富二代”新兵厉烁铭刚到中队时,听闻中队还在养猪种菜,觉得不可思议。政治指导员李杰对他说:“因为我们是井冈山红军的传人。养猪种菜既发扬优良传统,又时刻告诉我们不能忘本。”厉烁铭由此端正了对养猪种菜的认识,每天精心打理呵护,成为了中队的“种菜小能手”。
人民军队为人民:再现当年红军的影子
在革命年代,井冈山的乡亲们“把最后一个儿子送去当红军,把最后一碗红米送去作军粮”。如今,接过红军手中的枪,武警井冈山中队官兵把初心化作行动,擦亮“人民军队为人民”的红军本色。
据了解,中队官兵经常利用节假日走进敬老院,开展清扫、理发等活动;每到农忙时节,还帮助农户插秧、割稻、晒谷;近年来,中队官兵先后献血6万多毫升,参加助民活动120余次……在井冈山,群众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武警战士。
武警井冈山中队附近住着一位严炳光老人,他的子女常年在外打工。战士们经常上门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和老人拉家常,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年老兵退伍时,严大爷都会早早起床,等退伍老兵经过他家门口时,他就点燃一挂鞭炮,在爆竹声中目送战士们远去。
刘雅婷是武警井冈山中队长期帮扶的贫困学生,小时候治病欠下巨额债务。刘雅婷的父亲在一次施工中不幸摔成重伤,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中队官兵主动与刘家结成帮扶对子,在一茬茬官兵的接力帮扶下,刘雅婷最终考上了大学。
支队政委秦智勇说道,“红军在最困难的时期,仍想着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我们作为红军传人,反哺老区人民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到中队官兵,驻地群众饱含深情地说:“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当年红军的影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