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决策| 关注| 廉政| 事故| 要闻| 聚焦| 法治| 视点| 科教| 纪实| 财经| 社会| 健康| 资讯| 文体| 环保| 质安| 民族| 军事

销量第一!海尔热水器:科技领先是支撑

2022-11-25 16:35:21 来源:中国日报网 责任编辑:佚名 字体:

  继拿下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后,海尔热水器又在国内市场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中怡康最新数据显示,海尔热水器份额同比净增3.9个百分点,以32%的份额继续领跑国内市场。

  海尔热水器是如何做到国外、国内双第一的呢?11月23日,以“ToC新征程懂水更懂家”为主题的海尔水联网2023年战略峰会在遵义召开,现场发布了诸多引领行业的原创黑科技,这背后是产品科技和场景科技两大创新支撑,同时也成为了海尔水联网能持续引领市场的关键。

专注产品科技创新,读懂用水痛点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技术创新仍是强有力的抓手。随着消费水平提升,人们对于全屋舒适用水、舒适采暖、健康饮水愈发重视,而行业内的相关产品却短板突出,难以满足人们需求。关于热水产品,有72.5%的用户最关注质量问题,有57.46%的用户受到电热水器加热慢的困扰,52.81%的用户受到燃气热水器温度不稳定的困扰。关于净水产品,根据《2022中国热水器及净水器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用户最关心的净水产品属性及功能占比最高的是“精细过滤”,达到59.4%,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用户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为了解决用户用水痛点,海尔水联网创新研发出了众多黑科技。先以热水产品来看,电热水器不仅有一体拉伸成型终身不漏水的金刚无缝胆,还有水量提升20%满足全家接力洗的真双胆技术;燃气热水器除了有热水即开即来无需等待的零冷水技术,也有能抗十级大风保持水温恒定的密闭稳燃舱技术;还有空气能热泵搭载的EVI喷气增焓系统,制热能力提升30%,零下35℃也能稳定制热。

  再以净水产品来看,搭载三合一净滤技术的净水机能先强效去除水中的细菌,再通过活性炭复合纳米级载锌离子,实现全水路的长效抑菌,充分保障饮水健康。而搭载Pro-Pure焕鲜水科技2.0的净水机则能保障无沉水存留,第一杯水就能直接喝,并通过进口斯里兰卡天然椰壳活性炭改善了饮用口感。海尔水联网通过对用水全矩阵产品进行迭代升级,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户用水痛点。

聚焦场景科技创新,更懂家居生活

  除了读懂用户对用水产品的需求,海尔水联网更读懂了用户对家居的期待。据京东研究院、新浪家居发布的《2022春季居家消费场景报告》显示,高颜值、高品质、一站式成为家居行业主流消费趋势。用水、采暖等作为家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对其颜值和个性化定制体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拿热水器产品来说,有60.64%的用户关注产品设计人性化,像针对家庭橱柜高度设计的嵌入式产品就十分受欢迎,还有27.17%的用户关注外观设计,喜欢颜值高的产品。可以看出,人性化设计和颜值已经成为人们影响用水消费的重要因素。

  海尔水联网以场景科技创新,满足了人们对家庭用水的期待。首先从热水场景来看,海尔马卡龙热水器采用全新方形外观,最宽处仅有58cm,仅有传统热水器体积的一半,在马桶上方、镜柜侧面等地方就能安装。而且这款颜色采用奶油白搭配流光渐变,还以此获得了艾普兰设计大奖。对燃气热水器用户来说,小体积的燃气热水器可以完美嵌入橱柜,让厨房空间更整洁。

  再从净水场景来看,传统的中央软水机和中央净水机体积太大,对小户型的用户很不友好。海尔水联网创新软净一体机科技,将软水机和净水机融为一体,一台机器满足净水和软水的双重需要。而且它的机身高度仅有522mm,体积和普通大桶水差不多,按照中国厨房标准橱柜高度为600mm,厨下就可以安装,更适合中国家庭使用。

  此外,海尔水联网能为用户提供全屋水系统、采暖系统定制方案。当用户选择了水联网的场景方案后,工程师会根据预约时间上门,根据用户具体需求和户型进行方案设计,并输出具体的安装方案,不仅能提供涵盖前置过滤器、中央净水机、中央软水机、管线机、热水器等全屋热水、净水产品的用水方案,还能提供明装采暖、混装采暖等按需定制的采暖方案。总之,海尔水联网能一站式解决水系统、采暖系统的设计、采购、装修等环节,为用户带来省心的用水体验。

  用户需求是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创新则是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途径。海尔水联网以产品技术和场景科技的创新,对“懂水更懂家”的主题做出全新解读,也为用户带来舒适用水体验,这也支撑着海尔水联网的份额能持续引领市场。

  文章来源:中国日报网【责编:沈晔】

  • 决策
  • 科教
  • 廉政
  • 事故
  • 纪实
  • 财经
  • 社会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对外合作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Copyright@2010-2017 安防观察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中安观安全防范技术研究院--安防观察编委会   京ICP备18002266号